
3月31日,我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對《達州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行詳細解讀。
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淳永奉介紹,《意見》在承接最新政策的基礎上,重點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支持經濟發展的長遠規劃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旨在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營商環境,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動力。
統籌全市金融力量
設立兩項資金支持
淳永奉表示,《意見》將強化資金支持,突出實效性。據介紹,我市將建立民營經濟投融資數字化平臺,市縣共同出資設立3億元的民營企業應急轉貸金和制造業貸款風險補償金;每年統籌不低于2億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市級財政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重點民營企業;確保除科研和按進度管理外的項目,其余涉企資金1年內到位率不低于90%,直補市場主體的產業資金支持民營企業的占比不低于70%。
針對兩項資金具體如何設立以及怎樣為民營企業提供周轉資金服務,市財政局副局長熊潔做了詳細介紹。
熊潔說,設立兩項資金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財政助企紓困的具體舉措,旨在通過“政、銀、擔、企”四方合作的模式,聚焦民營企業資金鏈緊張、貸款難問題,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和制造業的精準支持,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重點支持“3+3+N”重點產業。
其中,民營企業應急轉貸資金,是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生產經營正常、市場前景較好、資金周轉暫時出現困難的企業按時還貸續貸,提供臨時周轉服務的資金。
制造業貸款風險補償金,是由政府出資主導設立,通過政府參與風險分擔的方式,解決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慎貸、惜貸問題的資金。
兩項資金由市、縣兩級財政共同出資設立,初步確定資金規模3億元,分2年到位。資金根據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顚S?、安全高效的原則,在建立企業白名單的基礎上,按照企業自主申請、國有融資擔保機構和銀行機構審查、政府監管的機制和程序運行。
目前,財政部門正會同主管部門和金融機構按程序推動兩項資金的設立,力爭盡快將惠企政策落實到位。
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鄧茂林介紹,截至2月末,全市各項貸款余額2746.52億元,同比增長18.1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其中,民營經濟貸款余額1042.77億元,同比增長14.31%。
鄧茂林表示,為進一步發揮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用,市金融工作局將繼續統籌全市金融力量,致力于轉變服務方式、豐富金融供給,引導更多金融活水精準流向民營企業。
深入貫徹落實《意見》
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淳永奉指出,《意見》提出原創性舉措20余項,既有真金白銀的“硬性”政策措施,又側重于“軟環境”優化,如規則擬定、環境優化、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柔性”措施和工作任務。
《意見》進一步強化需求導向,突出了靶向性。具體舉措包括,積極回應民營企業的意見建議和主要訴求,提出依托市12345市長熱線建立健全營商環境投訴處理機制,強化“新官不理舊賬”整治;清理取消企業在資格資質獲取、招投標、權益保護等方面差異化待遇,推動市場回歸公平競爭;規范多領域“首錯免罰”清單;每年常態發布推介項目清單,每年組織100家以上民營企業參加由政府主導的重大投資經貿和展示展銷活動并給予不超過1萬元補貼;暢通辦理拖欠賬款案件“綠色通道”,建立化解民營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協調聯動機制等。同時,市委、市政府還將多措并舉推動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茂表示,市市場監管局作為市民營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單位,接下來將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會同各地各相關部門切實抓好《意見》貫徹落實。
一是宣傳解讀政策。會同市級相關部門開展政策解讀網絡直播,幫助民營企業更好地學懂政策、用好政策。
二是細化分解任務。制定實施《責任分工方案》,推動政策措施落地落細落實。
三是跟蹤督導問效,聯合相關部門組成督導組,深入各縣(市、區)開展專項督導檢查。
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馬春霞表示,將進一步加強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提出將通過常態化推進民營企業教育培養、選樹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等舉措,努力探索推動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淳永奉說,對于下一步的工作目標,《意見》強化目標導向,突出引領性,明確提出力爭到2025年,我市新培育四川民營企業100強5家,新增掛牌上市民營企業3家,爭創國家民營經濟示范城市、全省新時代“兩個健康”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