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日,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將在達州舉行,本次“豐收節”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宗旨,以“慶豐收、迎盛會”為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慶?;顒?。
達州高新區作為達州中心城區的一部分,農業與工業在這里和諧共生、共促發展。今年,達州高新區圍繞全年糧食播面8.63萬畝,糧食產量3.5萬噸以上的目標任務,以更高的政治站位看“三農”、以更實的工作舉措抓“三農”,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農村改革發展不斷推進,“三農”工作交出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
抓牢“米袋子”
近日,達州高新區石板街道梯巖村,達州市老磨坊食品有限公司的貨車載滿大豆,正緩緩駛出村子。今年,梯巖村通過復墾撂荒地,種植大豆120畝。為了確保大豆種得出來、賣得出去,村里已提前對接好收購企業,敲定了購銷意向。
“去年這里還是雜草叢生的亂石荒地,沒想到現在已經豐收了一季大豆?!碧輲r村7組村民李大元說。
如今石板街道綠油油的大豆田,讓昔日的撂荒地再次煥發活力,成為了當地村民的希望田。除大豆以外,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也在撂荒地上煥發出新的生機。
在距離石板街道不遠的金埡鎮,成片的水稻已顆粒歸倉。盛夏八月,走進金埡鎮火炭巖村,陣陣稻香撲面而來,金黃的稻田,飽滿的稻谷,微風拂來,泛起層層金黃稻浪。據了解,今年金埡鎮利用集中整治的2100余畝撂荒地種植糧食作物,其中有700余畝用于水稻擴種,大大提升了糧食產量。
近日,斌郎街道龍坪村的村民將成堆的玉米分裝打包,等待世紀隆超市的運輸車輛。今年,龍坪村300畝撂荒地種植的玉米喜獲豐收,此次玉米收獲為該復墾撂荒地的首次收獲,產量達到16萬余公斤。
“這批玉米運送完畢后,我們這批玉米就全部銷售結束了,從今年開始,我們與世紀隆超市達成合作協議,所有玉米將以市場價格集中收購,預計能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余元?!饼埰捍妩h總支書記黃秋楓說。
“抓牢群眾‘米袋子’,達州高新區充分發揮種植大戶、農業企業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作用,推行撂荒地流轉,統一組織耕種、代耕代種等方式,全面開展撂荒地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讓8000余畝撂荒地發揮效益?!边_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數字經濟局局長潘俊臣說。
守好“菜籃子”
蔬菜作為人們生活必需品,牽動著民生大問題。如何種好蔬菜、賣好蔬菜、保持蔬菜產業長期健康發展,與如何推進蔬菜產業向專業化、規?;?、標準化、集約化和信息化發展息息相關。
清晨,在達州高新區河市鎮昌紅村蔬菜基地,到處一派忙碌景象,數十名裝卸工人與村民配合,將剛剛采摘的新鮮蔬菜打包裝車,這批蔬菜將進入達州中心城區各個果蔬批發市場和超市。
昌紅村是達州市常年性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種植面積達1000余畝。為充分發揮距離優勢,打造中心城區“菜籃子”,河市鎮通過引進企業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與主城區多家大型超市、農貿市場簽訂了長期訂購合同,采取現場收購、定時定期結算的銷售模式。
借力智慧農業數字平臺大數據優勢,河市鎮還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增加耕地畝產收益,讓非基本農田和非高標準農田普遍從千元產值進入萬元產值。目前,昌紅村蔬菜生產基地年產值已達1700萬元。
“現在,我們種植的蔬菜品種非常豐富,這多虧政府打通了銷售渠道,不管種多少都能賣出去,現在我們家一年蔬菜種植的收入已經超過了10萬元?!狈N菜20余年的種植大戶羅澤樹說。
在暢通蔬菜銷售渠道的基礎上,昌紅村蔬菜生產基地正逐步提升蔬菜品質,打造高品質蔬菜培育基地。
在蔬菜基地農田旁,4個智能化溫控大棚依次排開,里面是各類蔬菜幼苗。據了解,這些溫控大棚共投資約200萬元,由村集體出資,不管寒冬還是酷暑,都能有效控制棚內溫度,蔬菜幼苗在此度過幼苗期后,再移栽到菜地,這樣的蔬菜將擁有更高的品質。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優化蔬菜種植產業,打造中心城區高標準‘菜籃子’基地,同時推動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逐步走向特色化、優質化、精細化、多樣化、便捷化、現代化高質量發展之路?!焙邮墟偢辨傞L程鋼說。
裝滿“錢袋子”
林上綠波泛起,林下藥材遍地。昔日雜草叢生的林下空間,如今成為了“致富地”,在達州高新區河市鎮,林下中藥材種植產業正在逐步成型。
森林擁有良好的植物生長環境,在林下發展中藥材等經濟作物,不僅不會破壞森林生態,森林植被還可以為中藥材種苗遮陽保濕,而河市鎮豐富的森林資源,則為發展中藥材林下經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林地下面的種植環境好,生長出來的藥材也相當于仿野生種植,種出來的中藥材品質優良,不愁銷路。同時,這種‘還原野生栽培’的種植方式既不占用農田,也不砍伐樹木植被,保護了綠水青山,又實現了金山銀山?!背啼撜f。
今年,達州高新區利用天然林下空地和天然林的蔭蔽條件,在園區發展了中藥材、大豆、榨菜、食用菌等多種林下種植項目,為提高第一產業增加值,走出了一條可借鑒、可發展、可推廣的綠色發展之路。
苧麻是金埡鎮的特色農業,也是重要的致富產業。今年,金埡鎮通過政策扶持、科研院所對接、推廣村集體發展苧麻產業、“訂單農業”“智慧收購”模式,新發展苧麻1400畝。目前,全鎮苧麻栽植總面積達6000畝以上,預計全年苧麻總產值可達1500萬元以上。
如今,苧麻這一縷“致富草”,正帶領金埡鎮的千家萬戶,走上了致富小康路。
為打通銷路,讓村民放心大膽種,金埡鎮重點推廣了“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基地”模式發展苧麻產業,大力推行“訂單農業+智慧收購”體系,推進專業化、規?;?、標準化苧麻生產經營,推動苧麻“耕、種、收、加、銷”一體化,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22年預計為村集體經濟創收80萬元以上。
達州高新區水利資源豐富,園區有多條河流,這為發展水產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達州高新區斌郎街道因地制宜,利用便利的水利條件發展特色水產養殖,牛蛙、小龍蝦的發展興起,給當地百姓找到了致富新門路。
走進龍坪村6組的達州市山水旺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牛蛙養殖基地,池塘里的牛蛙密密麻麻,已經到了集中上市的季節。據基地負責人黎升均介紹,該基地采取訂單模式生產經營,目前已為市場提供牛蛙140萬斤,按照每斤7元的批發價計算,預計銷售額將達980萬元。
牛蛙長勢喜人,龍蝦又逢豐收。在斌郎街道鄭家村的小龍蝦養殖基地,村民鄭國生正在撈前一天晚上放在池塘中的捕蝦籠?!拔覀冞@里山好水好,養出的小龍蝦個頭大、肉質鮮嫩,品質有保障,一上市便銷售火爆?!编崌榻B說。
暢銷的小龍蝦,不僅給村民帶來“高收入”,更讓鄭家村邁上了小康路。通過“黨建+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稻田+小龍蝦”循環養殖,以點帶面,帶動農戶共同致富。今年,鄭家村小龍蝦養殖收入預計可達30余萬元,村民可享受50%的利潤分紅。
特色養殖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近年來,達州高新區借助自然資源優勢,以“短平快”產業發展為切入點,通過重點培育、扶持發展,初步形成了以特色養殖為主體的現代產業發展新格局。(王燦然 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