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財富之源、就業之本、發展之基。
近年來,全市上下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全力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產業集群培育,夯實園區發展平臺,提升服務企業水平,全市工業經濟呈現出增長速度快、質量效益優的良好態勢。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2021年達州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工業投資增長25.9%,新培育規上工業企業144戶,總數突破1000戶。
如今,放眼達州,日新月異的工業園區、落地生根的重大項目、技術先進的生產設備,處處涌動著蓬勃的朝氣,正帶動著達州經濟社會飛速發展。
做大工業規模
3月31日至4月1日,我市召開2022年上半年全市工業項目和園區建設流動現場會暨“3+3+N”重點產業推進大會,動員全市上下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為奮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支點提供堅實產業支撐。
此前,達州提出“全力建設成渝地區先進制造業強市”,為制造強市戰略明確了方向。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達州市計劃新開工重點工業項目126個,計劃總投資1542億元。
……
頻頻行動彰顯了我市“大抓工業、重抓制造業”的決心。
項目建設是發展引擎,事關社會民生。為了抓好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我市大力開展制造業招商引資“百日攻堅”行動,制定招商指南,系統梳理15個領域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招商需求,明確重點目標企業230個。大力舉辦重點工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和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推動各縣(市、區)大抓工業、大抓項目。
同時,我市聚焦招大引強和做大做強,做足“增量”和“存量”文章。
大力招商引資。去年我市堅持“招大引強”,提升服務水平,有力促進了贛鋒鋰業高純鋰鹽及退役電池綜合回收利用項目、浙江正凱乙二醇項目等一大批項目的落地。全市連續10個月工業投資同比增長超過30%,工業投資增長對全社會固投增長貢獻率達到近60%。全年召開產業推介會20次,簽約引進制造業項目213個,投資總額達到2218.9億元。
狠抓企業培育。我市分類建立主營業務收入上臺階、升規入統、“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組織召開企業培育現場推進會,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達州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甕福達州化工公司進入四川省制造業100強和“貢嘎培優”培育名單。全年新培育超50億元企業1戶、超10億元企業6戶、“專精特新”企業達125戶。歷史上規上工業企業總數首次突破1000戶,跨入全省“千戶俱樂部”,位列成德綿后,居全省第四位。
優化產業結構
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我市工業經濟在創新中突破,在蝶變中成長,轉型發展的步伐愈發鏗鏘。
走進位于大竹經開區的川環科技生產車間,只聽到機器轟鳴,卻不見工人身影。川環科技副總經理文勇介紹,他們已建成投產標準化、工業化、智能化生產車間,加快提檔升級、產能提高的同時,還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甕福達州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一車又一車磷石膏源源不斷地運到達州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華新水泥(萬源)有限公司、四川興順源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曾經讓人頭疼的磷化工工業廢渣磷石膏,將被運用于生產水泥緩凝劑、水洗石膏等方面。
近年來,我市將推動落后產能淘汰作為促進新舊動能轉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嚴格落實推進措施。去年,推動20戶“散亂污”企業完成環境問題整治。新排查燃煤小鍋爐195臺,通過拆除報廢、煤改電、煤改氣等方式實施淘汰改造。
與此同時,我市深入推進技術改造,推進工業企業進行“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改造。立足富集的資源稟賦優勢,積極延鏈補鏈引進重大項目,產業、企業之間初步建立了一定的上下游關系,工業廢棄物初步實現了無害處理、循環利用和梯級利用。緊盯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加強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執法監督和查處力度,實現了全市鋼鐵、水泥全覆蓋,推動高能耗設備(生產線)主動節能或退出,倒逼企業轉型發展。
另一方面,我市大力發展新型工業。
市第五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做優做強新型工業。我市圍繞“打造能源化工、新材料、農產品加工3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輕紡服飾3大五百億級產業集群,醫藥健康、綠色建材等多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形成‘3+3+N’現代產業集群”目標,制定和實施產業培育年度行動方案,建鏈、補鏈、強鏈、壯鏈開展招商引資,集群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不斷壯大產業集群規模。
結合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我市為各縣(市、區)個性化定位主導產業,以差異化促發展。如支持宣漢縣立足天然氣、硫黃、鋰鉀資源,發展能源化工、新材料產業;支持渠縣發展輕紡服飾產業……
在達州做優做強新型工業的部署中,除了布局建設“3+3+N”現代產業集群,集聚集約強園區被視為“關鍵一招”。我市提出要引導優質資源向園區配置,夯實發展平臺。
2021年,達州高新區進行了擴區調位、優化布局,新設立了達州東部經開區,劍指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經開區。隨著園區聚集效應不斷顯現,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產業體系將逐步形成,成為達州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支點。
提升服務效能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全力提升服務效能,營造舒心創業、安心發展的優良營商環境,讓每一位投資商專心創業,這既是企業家們紛紛來達州投資的重要原因,也是達州打造工業強市的根基所在。
“場平已結束,各項基礎設施已完成,贛鋒鋰業公司現正做地質勘探、廠區設計?!币恢泵β翟阡団浿笓]部和四川贛鋒鋰業有限公司的項目現場,負責對接項目落地的“服務專員”陳代文說,企業落地的前期工作階段性告捷,自己總算能“歇口氣”。
“項目取得進展,多虧了這幫好朋友。我們不僅感受了一個月從洽談、簽約到開工的招商速度,更體會到了3天時間從提出問題到有效解決的一流環境?!彼拇ㄚM鋒鋰業項目現場負責人鄒明建說。今年2月8日,他去項目現場查看進度時,發現水還沒有進場,便告訴了陳代文。第二天一早,陳代文就拉著供水企業興源水利站和相關部門現場辦公。僅3天,就將農業用水變更為工業用水,成功接水進場。
良好的口碑,是各園區、各部門單位用真心打造出來的;投資者的認可,也成為鞭策園區、單位不斷完善服務效能的動力。
2021年,我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創新支持產業發展的意見》十條措施,持續優化水、電、氣、運等生產要素配置,打造生產要素價格“洼地”,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積極開展線上線下人才招聘、“雙創宣傳周”等活動,破解企業用工難問題。大力開展“銀政企”對接活動,堅持季度通報金融機構排名,積極向銀行機構推薦“五健康”企業融資需求,提高企業融資率,2021年全市以制造業、電力、礦業等為主的工業貸款余額99.47億元,同比增長19.51%。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2021年,成功創建四川省級創業創新示范基地2家、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1家。
對于企業的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市經信局負責人表示,作為服務工業發展的職能部門,市經信局將始終致力于為企業營造更好的生長環境,為企業發展壯大搭建更廣闊的舞臺,為工業強市注入強勁動能。
回望過去,我市工業經濟發展步履鏗鏘,成效顯著。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市將繼續堅持工業強市戰略,全力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達州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支點提供強有力的工業支撐。(韓淑予)